教师频道

办一所人人具有好奇心、个个具有创造力的创想学校!

1 5 1153
体育教学中的“做学教合一”——重读《行知教育论著百篇》后感


体育教学中的“做学教合一”

         ——重读《行知教育论著百篇》后感



五一闲暇之余,重读《行知教育论著百篇》,结合陶行知先生倡导的“做学教合一”教育理念,回顾教学历往,推敲教学事件,如暖阳拂面,更觉体育教育这件事儿,明朗而温暖。

首先,理解了“做学教合一”的解释

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,中国教育普遍的误解以为是:用嘴讲即是“教”;用耳听,便是“学”;用手干,就是“做”。而陶行知先生主张“做学教”是一件事的三个方面:对事说是“做”;对自己的进步或退步说是“学”;对别人的影响说是“教”。“做学教合一”应集中在一个“做”字上面,即是“在劳力上劳心”。我们“做”一件事,便是想如何可以把这件事做好?如何运用书本?如何运用到别人的经验?如何改造用得到的一切工具?……由此,“做中学,做中教,教学相长”,即是告诉我们“做学教合一”有个公共的中心,就是事,就是实际生活。在做这些事上去学,去教,从具体想到抽象,从我想到共,从片断想到系统。因为从这些直接的经验教成的与学得的,必是真知识,真本领,也是足以能影响其一生的方法和捷径。

其次,明晰了体育教学中实施“做教学合一”的原则

学校体育课程区别于文化课程,主要是指在学生与体育教师的共同参与下,有目的,有计划的体育认知、身体练习、情感和交往活动,将其特点可以归纳有三:一是身体直接参与;二是体力与智力活动相结合;三是身体承受一定运动负荷。

因为体育课程的特殊性,在体育教学中实施“做教学合一”更是需要注重学生的身心特征和发展需求,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:

1、承认个体差异的原则

在体育教学中,每个参与学习的学生,身体素质都不尽相同,对某个教学内容的认知和技能的掌握也都差异。当体育教师对自己的学生实施教学前,必须要先了解学生的能力水平和身心需求,同时也要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认知,承认自己和他人的原有基础。当执教者和学习者都能清晰学习的现状和需求,那么教学便有了良好的开端,是成功有效达成目标的保障。

2、建立运动共感的原则

体育教学主要是以身体练习为主的教学,做、教、学都离不开身体感觉和心灵感悟的分享与交流。可以是学习者个体学习前后的交流,也可以是学习者个体之间对同一运动内容的交流,更可以是执教者和学习者之间的经验分享等等。无论是何种方式的交流或分享,都离不开运动共感的建立,只有在相同共感下才能寻找出学习的症结和改善的方向,才能将经验通过身体练习形成属于自己的动作技能,熟练并运用到实际运动中去。

3、每一个学生共同发展的原则

体育教学中既要鼓励个体学生的特长发展,更要确保每一个学生共同发展。无论是社会还是学校,教师还是学生,既然承认了教学中的个体差异,那么在确定教学目标和对目标达成度进行评价时,必然不会出现一刀切或一个指标定乾坤,以此甄别学生的状况。只有在确保每个学生共同发展的前提下,课堂目标的达成效率才能被公正的评价。

在体育教学中,当我们联系“做教学合一”的理论与实际,怎样做就怎样学,怎样学就怎样教,不忽视精神上的自动,努力关注身体上的自动,那么对促进教与学的和谐发展意义重大,很大程度上提升体育课堂教学的时效性。正如陶行知先生关于“做教学合一”的教学理念:接知如接枝,真知识安根在经验里,学习就是要从自己的直接经验上始,运用别人的经验合成为自己的真知。而我们便只需用心做那个经验的传递者,笃定往前走就是了。